人物简介:张中梁,生于1946年,原籍邹平。现为滨州市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顾问,滨州三不书画院副院长。1967年自原惠民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利津县文化馆从事美术、摄影和群众文化工作;1979年至1984年在原惠民供销技工学校任照相班教研组长;1984年起在滨州电视台先后任记者、电视编导、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主任编辑。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摄影作品70余幅,出版《张中梁画集》等3部作品集,编导电视剧50余部(集)。
他画过主席像,拍过文革题材;他曾担任原惠民地区首届照相班教研组长;他曾是滨州电视台首位电视记者;他编导的戏曲电视剧《攀亲记》曾荣获百花奖……他从事文艺创作,能拍会画还能导,他就是张中梁。
小学毕业后保送艺校学美术,从此与艺术结缘
张中梁出生在利津县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他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临摹漫画。1960年小学毕业后,他被保送进入当时的高青县田镇艺术学校学习美术。虽然两个月后,学校便解散了,但从那时起张中梁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4年初中毕业后,张中梁进入惠民师范学校,师从滨州知名“四老画家”之一的石雨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课程不再正常进行。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建造“毛泽东思想万岁展馆”,惠民地区在原地区供销社位置(即现在的黄河三路渤海七路路口)建立了展馆。从此,在室外大街上画毛主席像成为张中梁的主要工作。
由美术改行摄影,“文革”时拍摄了众多珍贵资料
黄河航运1968
1968年,张中梁进入利津县文化馆工作。为宣传文化大革命运动,文化馆经常要做一些展览,这就需要有人专门拍照。据张中梁回忆,当时各县文化馆几乎没有专职的摄影人,大多都是会画画的改行去摄影。在这种形势下,年轻的张中梁开始鼓捣起相机。
“在那个年代的摄影人,可没有享受到数码技术的方便和快捷。笨重的海鸥120就是最时髦的照相机,而钻暗房、洗照片也是很让人着迷的事情。像许多初学摄影的人一样,那种揣度光圈速度的迷茫,那种图片显影层层浮现的期待……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张中梁回忆道。
黄河改道誓师大会1973
那时的摄影是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之一,为了一个又一个展览奔忙自然成了摄影人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段时期里,张中梁拍摄了众多配合展览用的图片,比如农业学大寨、知识青年下乡和各种先进典型。此外,他还记录过黄河的改道、防汛,拍摄过农场、林场的自然风光等内容,积累了数以千计的资料和展览用稿,在省以上报刊杂志上也常有作品发表。
军马场女知青1976
知青连副连长牧马1976
1977年4月,张中梁被抽调进入山东图片社,为《山东画报》复刊做协助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发表了十余组照片,拍摄过烟台的业余体育活动、益都时庄大队学《毛泽东选集》、潍坊棉花丰收等场景。
从1968年进入利津县文化馆到1977年离开《山东画报》这不到十年的时间,算是张中梁摄影创作的“黄金期”。
海岛女民兵1977
张中梁说,那时的摄影活动大多是由地区统一组织,各县文化馆集体参加。“各县的摄影人一年总有几个月吃、住、工作在一起,心无旁骛,一块埋头钻研业务。”张中梁经常与张斌、张健合作,三人被称为当时惠民地区摄影的“三张”。正是这样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让这些半路出家的年轻摄影人得以快速成长。
填补惠民地区摄影教育空白,带出第一届照相专业班
1979年,惠民地区供销技工学校设立首届照相专业。当年11月,张中梁担任照相专业教研组长。没有专业课老师,也没有专业教材和设备,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在张中梁上任之前,已经入学两个多月的40余名学生没上过一堂专业课程。校长找张中梁商量,张中梁说:“学生不能等,得抓紧!”
在照相班教学示范照片
临近的淄博商校有照相专业,张中梁找到该校校长和照相组组长,商议后决定聘请孙炳春、梅立和、张培孝、刘忠四位应届毕业生到技校任职。随后,张中梁又跑到青岛商校,通过熟人关系购买了50本教材。四位年轻老师分工合作,照相班的专业课程终于开展起来。学生们能上理论课了,张中梁又忙活着跑济南购买建暗房的设备。到第二个学期开学,学生们终于可以进暗房亲手操作。
在为照相班配备好教师、教材和设备后,张中梁兼任美术课老师。有十年摄影经验的张中梁擅长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对照相馆拍照并不熟悉。在他看来,照相和摄影并不是一回事,照相班的学生们毕业后也未必都能进入照相馆就业。如何让学生们不局限于照相,掌握更多的摄影技巧,以便为将来的谋生增添筹码,这成为张中梁常常思考的问题。他也经常与四位专业课老师进行实践,从用光到构图,几人通力合作,探索如何在照相馆拍照模式下拍出更好的图片来。
在技校期间,张中梁带出了五届、200余名学生。如今,仍有不少人活跃在滨州的摄影圈子里。
成为滨州首位电视记者,所编导戏曲电视剧斩获百花奖
1984年,张中梁调入惠民地区广播电视局,又见证了滨州电视台的成立,并为之奋斗了20余年。作为滨州首位电视记者,张中梁奋战在新闻一线,最多时一年发表了300余条新闻,每年都受到省台嘉奖。
杨连康在黄河入海口1978
画家乍启典(摄于80年代)
由摄影转到摄像,张中梁游刃有余。在他看来,这两者是相通的,熟悉了设备后操作起来并不难。在《山东画报》工作期间,张中梁就曾接触过摄像工作。空闲时,他也曾在多个剧组担任过副摄像,其中包括1983版《武松》剧组。
1987年,张中梁进入电视台文艺部从事编导工作,先后编导了儿童剧《亮亮和瞎瞎》《猴子的魔法》和戏曲电视剧《不倒翁》《角落》《攀亲记》《庄户娘们儿》等电视剧50余部集。
当时,随着电视的普及,古老的舞台表演艺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作为山东地方戏的吕剧也不例外。以《攀亲记》和《庄户娘们儿》为代表的戏曲电视剧将电视的审美特性和传统吕剧艺术相结合,使戏曲电视剧在荧屏上既有电视艺术的特色,又不损害传统艺术的本体之美。其中,《攀亲记》荣获山东优秀戏曲电视剧一等奖、全国第七届电视百花奖戏曲电视剧二等奖;《庄户娘们儿》荣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优秀戏曲电视剧一等奖。张中梁个人也获得优秀导演提名。
从事摄影多年,最大感悟就是摄影需要认真
摄影与美术同属于视觉艺术,二者之间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相通点。美术提供了更多的基础知识,摄影则更多地是综合表达。多年来,张中梁一直在美术与摄影之间探索。
退休后的张中梁选择寄情于书画创作,这对从小爱画画的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回归。张中梁坦言,相对于摄影来说,自己还是更偏爱书画。放下相机一方面是因为年纪大了,眼有点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太适应现在的数码摄影方式。
80年代胡集书会
80年代刘兰芳在胡集书会
80年代麻大湖
80年代人民艺术家方荣翔在无棣
从事了多年摄影工作,张中梁最大的感悟就是摄影需要认真。如今,偶尔兴之所至时,张中梁也会拿起相机随手拍两张。即便是随手拍,张中梁也一点都不马虎。有一次开车经过新立河西路时,雪后的油井架让张中梁感受到了震撼的美。一时技痒的他赶忙回家拿相机回来拍。虽然因为不熟悉数码相机的操作,最终成片有些曝光过度,但记录下这份美已让张中梁满足了。
张中梁说,不论是在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在照相班当教研组长,还是在电视台扛摄影机、做编导,把它们做好都是自己的职责所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工作需要。
按下了无数次快门,冲洗了数不清的胶卷,如今,张中梁手中留存的图片却并不多。“很多资料都留在了文化馆,在画报工作时,分配的胶卷、相纸也有限,上交后自己只留下了些废片。”虽然有些遗憾,但张中梁更希望自己曾经的作品被妥善保存,给历史留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