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金友,生于1946年,原籍河北省泊头市。曾任滨城区文化局副局长、滨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滨城区摄影家协会主席,退休后担任滨州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兼任鲁北书画院副院长。王金友成长于黑龙江,40岁时来到滨州。自1971年接触摄影以来,王金友从未停止摄影创作。他的镜头记录了从北大荒到黄河岸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
走进王金友的“聚闲斋”,这间由储藏室改造的工作间不足10平方米,是他退休后进行文艺创作的一方小天地。狭小的空间内,墙壁上挂着他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桌上摆放着绘画工具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书架上则摆满了各类书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他的几本摄影作品集。这几本作品集记录了王金友30余年的摄影生涯,从北大荒到黄河岸的摄影故事。
26岁的电影放映队队长接触摄影纯属“偶然”
1946年,王金友出生于河北省泊头镇。因父亲工作调动,七岁时王金友到北京读小学,1957年又随迁到黑龙江八五二农场。初中毕业后,王金友就参加了工作,在连队任会计,并在职就读中专会计班。工作5年后,由于文革的原因,王金友又被调去学校当初三毕业班老师。仅有中专学历的王金友自觉难当此任,在站了两个学期讲台后,就主动请辞,回后勤做工副业助理员。恰在此时,电影队得知他自小爱画画,便把他借调进入了电影队。就这样,从1969年开始,王金友开始了在电影队画幻灯片、海报,放映电影的日子。
1972年,年轻的王金友
1971年,电影队更换设备后替换下两个200mm长焦距镜头,扔在暗房内无人问津。地方照相馆有人来拍照时发现了这两个镜头如获至宝。此时,王金友已经在电影队任队长。照相馆的人问王金友:“你们这镜头是不是不用了?能给我不?”王金友回答:“是不用了,但可不能给你。”那人又问:“我拿个相机跟你们换行不行?”王金友请示领导后表示同意。最终,两个镜头换来了一部海鸥120相机和20个胶卷。从此,电影队有了自己的专属相机,王金友开启了自己与摄影的终身情缘。
那时,王金友一个月的工资是32元,而这部相机价值100多元,真可算是个“稀罕物”。
虽然不会用相机,但在电影队多年,画过那么多幻灯片、海报,放映过那么多电影,王金友有自己的艺术感悟,对光线、构图等技巧也并非全然无知。这让他在熟悉了相机的操作后就能游刃有余地拍摄出比较满意的作品。
初学摄影,王金友的镜头对准了兵团的知识青年。近几年,北京、天津等地举办过一些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摄影图片展,这其中就有一些是王金友拍摄的。当年的知青跑去看展览,在作者名单中看到了王金友的名字,十分激动:“这是我们单位的人!
1972老铁道兵
1972上海知识青年
此外,王金友也记录下了北大荒的美丽风光。王金友说,冬天在外拍摄是最痛苦的。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被风吹一会人的脸上就冻起泡,只能随手抓把雪搓搓脸。相机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时常停止工作,只能进屋里暖暖,重新启动机器再接着拍。尽管环境不尽如人意,但王金友的创作热情丝毫不减。他的摄影作品参加过全国农垦摄影展、黑龙江省摄影展并获奖。
1975秋收会战
1976绘制毛主席追悼会遗像
1986年,王金友离开了黑龙江。他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写道:“北大荒这个地方对很多人都是陌生的,然而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我10岁踏上这片土地,40岁离开,在这里生活了整整30年。我一生最黄金的时段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我从事业余摄影又太晚了,留下的影像远远不能表达我的感情……”
从黑土地到黄河岸,新的创作环境激发新热情
1980春天的呼唤
1986年,为了照顾退休后跟随妹妹一家生活在滨州的老父亲,王金友来到滨州工作,从当时的滨州市(县级)文化馆到滨州市(县级)文化局,直至退休,他都没有离开文化系统。
初来滨州,作为外来客的王金友并不怵。当时滨州摄影圈都知道从东北来了个会摄影的,对他都很好奇。有一次,王金友被安排在惠民地区供销技工学校讲摄影课。教室里呼啦啦来了80多人,除了学生,还有学校的老师和其他摄影人。王金友回忆:“我可是当过两个学期老师的人,站讲台难不住我。”拿着自己整理的三张摘要和几幅作品,王金友洋洋洒洒地讲了两个小时。下课后,圈子里的人都承认“这小子不是瞎白话,还可以”。
不过这堂课也让王金友意识到,要想真正融入滨州摄影圈,在摄影上站住脚,拿以前的作品说话是不行的,他亟需拍摄具有滨州特色的照片。
滨州的地域环境和东北截然不同。“滨州是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想拍出好的片子不容易。”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下,王金友在拍摄手段上力求与众不同,题材选择上也更加注意。
王金友说,他的第一个拍摄目标是黄河。王金友在博客中透露,他仰慕黄河已久,来到滨州后他终于有机会亲眼看看黄河,亲手按下快门记录下“有过温顺可以航运、灌溉,有过咆哮怒吼冲毁堤坝,有过干涸断流寂静无声”的母亲河。那时,他几乎每周都要骑自行车去一次黄河岸。
1986长河落日圆
1989跳跃的音符
1989徒骇河
80年代末未通车的黄河大桥
1990黄河航运
除了黄河,徒骇河、油田、农民生活等也是他经常拍的素材。有好几次,王金友都是下午骑40分钟自行车到三河湖,晚上住在招待所,早上早起拍摄渔民作业。为拍摄井架,曾三次骑自行车往返秦皇台乡。有一年中秋节,他独自骑车到黄河北镇港,爬上约十几层楼高的铁塔,俯瞰黄河和城区。那天风很大,三脚架都支撑不住。月黑风高夜,王金友既怕有人抢劫,又怕有人给自行车放气回不了家,在凉风中哆嗦着拍完,回到家时已经近十点。
办起街头橱窗展,为摄影人提供展示平台
在自己拍好作品的同时,王金友也有意识地融入滨州摄影圈子。在王金友看来,当年在黑龙江八五二农场时,无论是铁道兵、转业官兵还是知识青年,大家都有文化基础,文化氛围浓厚,与之相比,当时滨州还有些差距。滨州摄影起步晚,当年的摄影人极少。“同龄的摄影人很少,20来岁的年轻人挺多。”
1986老北镇织布厂
1986蒲园开业
1987年,王金友组织成立了原滨州市(即今滨城区)摄影家协会。作为摄影圈外来的“老大哥”,王金友经常带着志同道合的摄影人结伴外出创作。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摄影圈子都跟着活跃起来。
1992年,与滨州摄影人外出采风留影
上世纪80年代末,惠民地区文化生活匮乏,小小的蒲湖公园开放就引来倾城轰动;高层建筑很少有超过五层的,一个小小的钟楼就成为摄影人常拍的素材,而如今,大家可能都不会多看一眼;黄河五路如今是城区横贯东西的主干道,在当时只有从化工厂到三中这段……这一切都记录在王金友和众多摄影人的胶片里。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渤海八路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渤海七路
上世纪80年代末的黄河五路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活塞厂大门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烈士陵园
1992年,王金友带头在黄河三路渤海七路,原三八商店位置办起街头橱窗展。由当时的滨州国棉一厂提供材料,制作了两个2米x3米的橱窗,一个给企业刊登广告,一个留给摄影人发表作品。橱窗内容约半个月更新一期,每期展示20-50张摄影作品,连续更新了近30期。在通讯滞后、宣传平台少、没有网络的年代,这成为摄影人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带动起摄影爱好者更大的参与热情。同时,橱窗让市民认识了摄影的价值,认识了滨州,增加了自豪感。至今,谈起“三八商店”路口的那些橱窗,“老北镇”人还是念念不忘。
将储藏室改为工作间,命名为“聚闲斋”
在王金友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也跟摄影深度结缘。大儿子王昕在滨城区文化局从事文化管理工作,目前担任滨城区摄影家协会主席,继续像父亲一样带着一批摄影人用摄影手段服务、记录滨州。二儿子选择了专业的商业摄影,自己建网站、用相机拍电影,如今已小有名气。
退休后,王金友重拾绘画,“没进过科班、也没拜过师,无门无派,只凭兴趣涂鸦,自娱自乐”。照片中的景色成为墙上的画中景,很多摄影素材成为王金友的绘画素材,摄影让他的绘画创作走得更远了。
因为身体原因,王金友的摄影作品少了,但是他还是会经常参加摄影人举办的一些活动。儿子们知道父亲视摄影为生命,为他购置了新的数码相机和镜头,让他能够继续享受摄影。在儿子们的帮助下,王金友也是较早使用电脑将传统照片扫描成数码文件加以留存的摄影人。
1993黄河之水天上来
1998年摄影学习班合影
1998山路弯弯
1999年王金友和谢海龙合影
2007鸭司令
如今,王金友把自己的摄影作品集结成册,摆放在工作间的书架上。王金友的工作间由储藏室改造而成,是他退休后进行文艺创作的一方小天地,也是摄影好友们的聚集地。他将其命名为“聚闲斋”,笑称是“退了休的闲人们”活动之地。
对黑土地的情,对黄河岸的爱,都融汇在王金友的摄影记录中。“摄影给了我一辈子的充实和快乐。人活一世很艰难,但因为有了摄影的陪伴,我结交了很多朋友,一直很快乐。”王金友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应该用相机去记录美、展现美。